劳模先进精神——传承报道之二
编者按:“创造伟大,劳模荣耀”,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上海电建举办了“劳模荣耀——记忆中的故事”宣讲会,8位来自“劳模先进示范基地”的劳模先进带教的徒弟或劳模工作室的成员,讲述了他们记忆中的不一样的劳模故事。孙云波作为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在五号沟lng担任项目经理的故事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来自孙云波劳模工作室成员沈事诚介绍,他眼中的孙云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我是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的沈事诚,目前在五号沟lng项目担任技术员。我非常热爱自己的岗位,对他充满兴趣,这种兴趣让我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执着,这种执着源于从我师傅孙云波身上看到的 “专心、用心、细心和责任心”,有了这几个“心”以后,最后还有创新。今天我有幸参加“劳模荣耀——记忆中的故事”宣讲会,借此机会,把“孙云波劳模创新工作室”中的所学,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同交流。
专心专研技术,是我作为一名技术员学到的第一课。在我的眼中,孙云波除了是一名项目经理,更像是一名“音乐指挥家”,总能在图纸和方案中发现到不和谐的“音符”,寻求到更优化的解决之道。
在五号沟lng项目,每次收到新的图纸,孙云波都会亲自组织预审,逐一把关,最大程度减少因设计图纸导致的施工问题。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针对lng罐壁钢筋设计的优化。当时设计院图纸设计为双层网片,传统做法是每层一吊,不仅起吊自重大、体积大,安全风险也大。孙云波带领我们工作室成员,在反复论证以往的施工工艺的基础上,提出将罐壁钢筋优化为单层网片,每层内外各吊装一次。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在进度和质量上大大地超出了业主和监理的预期,仅此一项,更为公司节约施工成本约140余万元。
他还带领我们工作室成员从施工总平面优化着手,从场地的使用功能出发,将功能类似但使用时间错开的区域进行整合布置,对施工总平面进行优化,减少了因不同施工阶段导致的总平面二次调整,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有效的促进了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得到业主、监理的高度赞扬。
用心把控质量,源于孙云波对工作的热爱,对我们工作室成员的严格要求以及对交付的工程质量上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
五号沟lng项目作为要求申报“白玉兰”质量奖的上海市重点工程项目,有着众多的质量重难点,如承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及平整度控制、罐壁混凝土变截面尺寸控制、穹顶球冠混凝土截面尺寸控制等,针对这些质量要点和难点,他亲自组织成立了“五号沟lng青年突击队”,针对罐壁垂直度及圆度的控制编制了多项控制措施,经过多次模拟试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罐壁砼施工质量控制手册”,确保两台储罐先后顺利完成“气顶升”,耗时仅两小时四十分钟左右,打破了同类储罐升顶速度之最。而我们的团队也获得了“上海市青年突击队”的荣誉称号。
在穹顶施工阶段,孙云波带领我们工作室团队针对设计图纸要求的“分层分段”的施工方法,专门设计了“定制弧形截面控制尺”并汲取变电站、烟囱项目同类施工经验,提出了“全面分段”配合的施工工艺,在确保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提前一个月完成穹顶施工任务,为项目按时投产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得到现场外籍专家的高度赞扬。
责任心是落实安全的保证,更是我们每一名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lng储罐基地对安全方面有相当严格的要求。而我们五号沟lng项目扩建二期的施工,是在原老厂不停产的情况下进行扩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孙云波作为项目经理,始终将安全管理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班组早上的每日“安全站班交底”到晚上的“农民工夜校”;从承台施工阶段的模板支撑体系到穹顶施工阶段的保压稳压,处处都留下熟悉的身影。业主、监理单位直言“从没有见过这么拼的项目经理”。针对项目高空作业、吊装作业多的特点,他还要求我们工作室人员自谋课题,对班组开展吊装、机械操作、高空作业方面安全专项培训。指导我们讨论和分析方案中的风险防范点……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5年度,我们项目被上海市质检总站的光荣地授予“平安工地”称号。
细心管理经营,就是要求我们新一代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擅长技术,更要懂经营,要技经合一。因此,项目的经营管理人员也是我们的工作室成员。在每一工法或是改进方案出台前,我们都会组织开展“经济评价”,起早摸黑研究影响工程成本的因素,组织项目各部门对项目管理、分包合同进行细化,对有争议的条款和现场影响成本的施工方案、逐一分析、讨论对策,逐一整改封闭。
“工程变更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可预见部分,也是项目盈亏的关键之一”这是孙云波每次在谈到经营管理的口头禅,在每周的项目协调例会上,他都要求对本周发生的工程变更逐一梳理,确保变更导致的费用能够顺利落实,正是因为这样的细致,项目自开工至今,百余份工程变更单,无一遗漏,保证了项目利润最大化。
掌握了以上的四颗“心”也使我对创新有了新的理解,正如孙云波所说:“创新并不是一个很高门槛的东西,一定要做一个很牛的东西出来。它其实是一个小小的课题、一个方案或工法,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优化。”就像我们工作室研究的“罐壁钢筋单层网片优化方案”、“罐壁砼施工质量控制手册”、“定制弧形截面控制尺”和“全面分段”配合的施工工艺、农民工夜校等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
在工作室的带动下,让我学到了“五个心”,也使我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现在在新的项目中不断的发光发热。我也将继续传承这些经验和做法下去,用我的“专心、用心、细心、责任心和创新的精神,为我们上海电建的明天赢取更多业主的掌声和荣誉。
供稿:党鹏、沈事诚、杜英宏、薛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