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9游会

 
9游会
     
中 文 | | 企业邮箱 
 
 

劳模先进精神——传承报道之一

              

 

        编者按:“创造伟大,劳模荣耀”,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上海电建举办了“劳模荣耀——记忆中的故事”宣讲会,8位来自“劳模先进示范基地”的劳模先进带教的徒弟或劳模工作室的成员,讲述了他们记忆中的不一样的劳模故事。史耀辉作为上海市劳模,他在老挝担任项目的开拓的故事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来自老挝项目的孙骏介绍,他眼中的史耀辉。

 

        桌上摆放着厚厚一摞笔记本,随便拿起一本,里面密密麻麻的记满了关于老挝工程上发生中亟待解决的大事小情,可能字迹看得不是特别清楚,但所有用横线划掉的部分,都是已经解决的问题,旁边还认真标注着方法和对策。像这样的笔记本,他平均每一个月就要用掉一本,在老挝的四年间,他已经用掉将近满满一个纸箱的笔记本,里面记满了在老挝工程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占满了一个书架,也占满了所有他在老挝的岁月。

        这些笔记本的主人,他就是我在老挝工程现场最大的指挥官,我的领导,史耀辉。

        从2007至2015年,史总先后担任漕泾电厂项目经理和老挝洪沙电厂项目经理,但凡认识他的人都见识过他手中那本的笔记本,事无巨细,一一罗列,大到项目施工管理,小到食堂饭菜质量。他把工程施工和项目职工生活的每一件事情都放在心里,当作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来思考,殚精竭虑,直到解决。

 

        陈列在书架上,那本标号为1的笔记本,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内容就是项目部的规划事宜。也许刚到老挝项目部的人很难想象到在这片原始的热带雨林中,居然还有这样一片秩序井然的营地,拥有着条理有序的施工现场,还有卫生整洁的办公室和宿舍。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史总还从国内采购了乒乓桌和篮球架。其实现在所拥有的环境和设施,早就在史总笔记本上一条条被罗列好了,上面有一条内容还被打上红圈圈,内容是配备项目的卫星电视,这是史总为了让远在异国的职工们能够看到中国的新闻特意吩咐来去装配的。卫星电视很好,能够收到十几个中国的电视台,晚上大家就三五成群的围坐在一起,听听中国传来的声音,看看熟悉的画面,虽然远在异国,心中始终有些暖暖的感动。

        春节期间,大家还尝到了老干妈,回忆起了家乡的辣味,这也是史总在笔记本上罗列的小事,却化为背井离乡职工心中的暖流,源源不断的滋润每个人的心田。

        不仅只有这些,笔记本上甚至还详尽记录着老挝工程项目簿人员申请回家的日期以及回家的理由,又或是当地百姓家女儿结婚的日期,谁家有困难需要捐款,很多凛凛种种的小事,可是都是别人的心里最简单最贴心的事。

 

        笔记本上还有一页非常特殊的,被标注了一个可爱的笑脸,旁边还有份厚厚的东南亚地图。由于文字的周围标注了很多箭头指向,需要仔细看才会知道,这一行行记录着的内容是当时老挝工程遇到的最大问题,砂石料短缺。

        在项目开工初期,老挝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基础设施薄弱,工地附近也就只有一处砂源和一家石场,砂石料短缺就成了一直困扰着项目部的大问题。

        虽然在国内的时候,公司对待这次海外项目已经进行了充分部署和研究,对各种困难都有全面的预案,可是实际的困难还是超乎了想象,对于这次一次性需要浇灌4200方砼的烟囱基础,其砂石料的储备工作就成了项目部的一块心病,也是史总笔记本上最为厚厚的一段篇章。在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史总一连好几个月都未曾睡过安稳觉,在浇筑前段一个月,他毅然决然的带着材料员前往泰国边境寻访。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距离37公里的泰国边境的深山里,又找到了一家合格的原材料供应商,将问题顺利解决,于是他也在这个篇章后开心的画上了一个笑脸。

        但微笑不止笑于此,史总也将眼光放在了更远处,他的笔记本上箭头还画出了后期预见的问题和对策。于是他又展开步伐与老挝海关等相关国家进一步联系,解决原材料过境问题,并积极和越南、泰国相关部门交涉,并与相关政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经过一次次真诚的交流,当地政府开始对我们工程越来越重视,时不时来慰问辛苦工作的项目人员,就连老挝主席也成为了项目部的座上宾,为我们工程提供方便。我们还在老挝首都万象设立了办事处,顺利完成了老挝三江等项目,而新的项目也在络绎不绝承接中。

        阳光总在风雨后,史总的笔记本上,浓墨重彩的记下来开拓时候的每一个脚印,从摸索再到实践再到解决再到延伸,老挝电厂项目从建筑公司完全意义上的一个零起点的海外项目,到扩展出自己的品牌和市场,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实,笔记本上的箭头越画越远,在海外,我们也跟随箭头越走越好。

 

        而在史总的笔记本上记录的最多的就是关于青年人才培养的问题,史总一直践行一句话,“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笔记本上星罗棋布的写好了在老挝青年人才培养的课程的内容,一个个表格中罗列详细的授课时间和内容编排,即使现在从老挝回来了,他也为后续课程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时不时打个电话交给他们留守的人员授课的情况。

        在老挝期间,史总最喜欢让我们自己去发现施工现场实际问题去及时反馈。对于最先开工的烟囱工程,作为教授级工程师的他亲自多次授课,指导现场人员参与新工艺doka模板国产化的运用。同时还经常自己主持培训会议、技术比武、方案交底竞赛、职业发展答辩、作业指导书技能竞赛,尽管每天工作很累,史总也会每周坚持给我们上两次课。针对海外工程的特点,史总一直组织定期的外语培训,有时候自己还会当起学生,同我们一起学念起来如同火星语的老挝话。在这些不断的培训中,身为技术员的我对现场施工的质量、安全方面都有了全部的认识,也会说些简单实用的英语与泰国业主工程师交流,老挝的日子,真的过得很有意义也很充实。现在,老挝项目已在收尾,从老挝项目出来的年轻同志,回国后在在逐渐走上公司重要的工作岗位,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史总笔记本上每一细细的小事,对我们工作、生活都是弥足重要的大事,他始终在为职工、为项目、为公司做最好的安排和方法,这些事潜移默化的改变着项目、改变着青年人、改变着公司的未来,指向更美好的地方。

        依稀记得,我曾在老挝小故事文集里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叫润物细无声,里面我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来形容他。我说的树人,并不再单单指培养人的意思,而是为他人种树的精神,我更喜欢将他比喻成为为海外项目种树的那个人。

        史总他为老挝项目部种下了树木,滋养了他为项目部每个职工,撑起大树般的庇护为项目部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温暖着每个人的心,为建筑公司走好老挝项目发展道路林荫大道指引前行的方向,为海外业务的发展培养了一位位栽树人奠定了发展的基石。未来企业的每一步,都在他的笔记本上越画越远,越画越美丽。

 

供稿:孙骏、薛珺(工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