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9游会

当前位置:
> >

压力再大,也压不垮我们 ——公司天津南港lng工程建设者的亲声

发布日期:2020-11-23

供稿:胡溢庆

 

    

  

       蔚蓝色的渤海湾,浪潮激涌。

      放眼望去,一座大型综合石化城正在天津滨海新区崛起。

      公司承建的天津南港工业区lng应急储备储罐已进入墙板第四层混凝土浇筑,建设者们正全力推进工程进展。

      天津南港lng项目建有两个20万立方米的常温罐和两个22万立方米的薄膜罐,其中的两个薄膜罐是世界最大、国内首次建造,内部面积足能容纳一架“巨无霸”a380客机。项目地处吹沙成陆的海边,百度地图上无路可往,“北斗”定位显示是在茫茫大海中,气象预报标注地居然是“地球”。高温、暴雨、狂风、冰雹……多变恶劣的天气,给工程建设造成了不可预见的困难。但项目部团队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不可撼动。

      让我们走进这个团队,听听他们的亲声叙说。

      工程安全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讲述人:张明(天津南港lng项目安全总监)

      我主要管理两个常温罐区域的施工安全,两个作业班组高峰人数在200人左右。工程安全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我必须做到“嘴勤,脚勤,手勤”,通过早班会、培训会等形式,结合事故案例,用ppt图文并茂地细化讲解,把能想到的、能提出的、能说的都和工友们说清楚、说到位,不断交底与反交底,让他们牢牢记在心里。

      现场安全管理,我是“刚柔相济。”看到违规现象,先口头指出,无效的则开具整改单,不整改的再处罚,处罚了再不听就只能“清除出工地”,不过至今还未出现过“清除退场”的情况。

      现在现场有8个塔吊作业,交叉作业面多,再加上汽车吊穿插其中,如果从高空上往下看,就像在搓一桌麻将,现场动态分分秒秒都在变动,不能忽视任何一点小事,看起来不起眼的隐患是会酿成大祸的。除了严格的现场监督,我们还建立了“安全管控”、“施工班组”等微信管理群,把违章现象和整改要求图文编辑发送到群里,实时信息互通的监控,有效做到了管理全覆盖。

      海边的天气变化太快,清空万里突然间就会狂风大雨,雷暴甚至冰雹也是说来就来,这时,我们就立刻通过微信群、电话、对讲机等不同渠道,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必要时随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做好停工、停电、人员疏散撤离等,尤其晚上加班施工,就更是全神贯注。

      有一次突降暴雨,组织好作业人员撤退后,我还要返回现场检查,有人说“张明,你傻啊,现在打雷下雨,还去现场。”我必须要清楚现场还有啥漏洞,人员有没有完全撤离,电源有没有切断……如果我不去了解、掌握,哪就是我的失职。我师傅就是这样教育我,得把事故苗子消灭在萌芽当中。

      我7月份到项目的时候,正巧家里要收摘桃子,哪肯定是顾不上了,挺对不起家人的,作为工程建设者,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只能自己往肚里咽,慢慢消化吧。

      经得住压力的男人才是好汉

      讲述人:戚健峰(天津南港lng项目副经理)

      天津南港lng项目是公司的“大工程”,四个罐同时施工,工程量特别大,工期也非常紧迫,加上管理层次多,管理要求高,我们每个管理人员的压力前所未有,不过,经得住压力的男人才是好汉。

      我是第一次做lng项目,但土建施工的原理是相通的。对我来说,预先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是第一步,这样在具体施工前给作业人员的“交底会”才能讲清楚。对于一些新东西,就一边向老师傅请教,一边自己琢磨,逐步积累,现在已经能胜任薄膜罐施工管理。

      我们项目部人员晚上基本上都是加班的,要么在办公室研究图纸、方案,以及明天现场作业要注意的地方;要么就是在现场值班,监管施工作业。晚上现场只要有施工班组作业,管理人员必须要盯在现场,施工班组有几个班次,我们值班也排几个班次,安全、质量、施工、技术人员都要在,遇上混凝土浇筑,通宵达旦也是常事。

      承台混凝土我们采取分块浇筑,每次都是超千立方米的大体积,荷载很大,虽然上模板前对支撑排架都验收过,但长时间的支模作业后,还是有点担心排架连接螺栓是否会松懈,所以“打灰”前我们都要再次仔细检查确认,如果螺栓松了就得加固,排架有沉降也要及时调整。承台下面只有约1.2米,高度太低,脚手架也很密,前后左右只有600毫米的间距,还穿插着横杆,人在里面检查加固腰都直不起。前段时间高温季节,承台上面烈日直射,承台下面密不透风,年轻的管理人员一个人带三个工人在中心部位检查加固,年纪大些的管理人员在外圈带人检查加固,虽然抢早赶晚避开高温,但每次检查加固仍然汗如雨下,浑身湿透。那段时间很艰辛,也很痛苦,但我们承受住了,结果也很好,圆满完成了四个储罐承台混凝土浇筑,没有一处出现塌陷变形。

      一定能做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讲述人:林坚华(公司工程管理部副主任)

      这次我们做的四个储罐里有两个9ni薄膜罐。薄膜罐有3大优点:投资少;工期短;容量更大,同样的占地面积,常温罐是20万立方米,薄膜罐能做到22万立方米,提高10%。

      在国内薄膜罐施工领域,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首次吃螃蟹,在尝到美味的同时肯定也会付出点伤痛。就我们所做的薄膜罐而言,很多不可预知的潜在因素增加了施工难度等。

      常温罐混凝土筒壁内外都是圆形的,而薄膜罐外面是圆形,里面模板拼成的内壁每一层都是56个平面正多边形组成,模板、支柱的断面尺寸控制难度非常大,内切圆保护层会比较厚,跟外接圆的校点计算下来相差约好几厘米,保护层厚了就更加容易开裂。我们计算发现后,及时和设计沟通,最后采纳了我们在内侧增加“抗裂设置”的建议,但这同时大大增加了我们的施工难度,工期也有影响。薄膜罐,混凝土细小的裂缝都是不允许的,无论地面平整度、筒身垂直度,还是正56边形的角度,包括大型模板的防变形等等要求都特别高,涉及到多种试验结果,否则会影响9ni薄膜焊接、保温层安装等一系列工艺精度。我们面前是道道难题,压力巨大,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吃好这个“螃蟹”,增强公司在lng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我们也只能豁出去,想方设法解决所有“拦路虎”,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困难总要一一去克服,难题也终将会一一解出。

      受疫情影响,导致与国外厂商授权沟通很不方便,我们就尽量做好前期工作,抓紧宝贵的时间。不利的因素太多,非常影响工期,这里差不多到11月中旬温度很低了,可能要冬歇,但我们还想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综合评定,决定是否还能抢一些可行的施工作业。

      现在项目部人员基本上都是要加班,管理人员每日值班,技术员、质量员白天没空做资料,都是留到晚上奋战,孙总一向要求严格,项目部小伙子压力大的时候,我也要做点思想工作,比如有的小伙子每天晚上加班到12点多,第二天还得起早跑现场,我总说“你们现在吃的苦都是历练,对将来是有好处的,把吃苦作为投资,以后就是回报。”虽然我年龄不小了,身体状况也不好,但我还得尽力给年轻小伙子提供一下帮助,帮他们把把关……

      发挥团队作用,全力打赢“攻坚战”

      讲述人:孙俊若(天津南港lng项目经理)

      天津南港lng项目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政治站位很高的民生工程,还获得了亚投行在华第一笔5亿美元的主权贷款,项目的影响力很大,所以我们要拼尽全力,打赢这场“攻坚战”。

      四个罐同时施工,我是第一次,现在的状况就像照顾四个小孩一样,我也着过急,也发过愁。我这讲究发挥团队作用,总体上讲我们项目团队是不错的,既有公司lng储罐施工的技术“资深”林坚华,也有做过不少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戚健峰,还有好几个施工经验丰富的“老法师”等等,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很好学,大家都很齐心,整体扑在现场管理,脸呀手呀只要是裸露的地方都晒得黝黑。举个小例子,一天有位领导过来察看,在现场转了一圈后他对我说“小孙,你这个团队管的不错,现场都没有玩手机的人。”我说“工期这么紧,安全、质量要求这么高,谁还有心思玩手机。谁要是放着工作不好好做,被我抓住,肯定要收拾他的!”至今为止,这个工程的“安全、质量”肯定没话说,进度可以抢,可如果“安全、质量”没做好,就会是另外一个结局,我每天都要给团队“念念经”“谈谈心”,管理队伍要是松一下,整个队伍就垮了。

      目前来讲,进度基本吻合,质量、安全都在控制范围内,我们花了这么大的心思和精力,效果还不错。我们团队个人牺牲很多,最难能可贵的是林坚华,他是公司工程部副主任,不坐在办公室,却长期在项目帮忙支援。前阵子刚忙过了江苏滨海,现在又到天津滨海来,我们这新进了不少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缺乏经验,他来可起到大作用了。有时候觉得我们就像金庸笔下的武侠,好像都没有妻儿、父母似的,个个可以“光杆”闯天下,其实大家都作了很大的割舍。

      现在,现场各个管理组和作业组多少人,我是很清楚的,不这么盯紧,进度、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每次浇混凝土,两类名单我肯定会仔细看,一个是管理人员值班的名单,要“老少搭配”,相互学习提高;一个是作业人员的名单,工种配齐,特别是混凝土振捣手要足额,那是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施工质量一定要严把关。

      有一次质量验收发现了一点问题,我立刻把作业队伍负责人拉过来,说今天质量验收要是再不过关,你这边塔吊停掉不要做算了,项目部的命令都不听那你还做什么?把他收拾得“双脚跳”。后来现场立马整改,有问题的模板立即拆掉,场地清理干净,把质量整改的妥妥的。施工过程中肯定会碰到很多问题,叫停也是迫不得已,但安全、质量是原则问题,不能含糊,安全、质量都跟上了,大家才会安心。

      整个储罐承台施工前后浇筑大体积混凝土20次,浇筑量达到35659立方米,从8月8号到9月25号,几乎是隔天就浇一次,工作量特别大。现在已经进入筒身施工阶段,我们要抢在“冬歇”前完成既定目标,压力很大啊。不过,压力再大,也压不垮我们,这场“攻坚战”打好了,对公司的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因为这个整体项目后面还有二、三期,基本都是薄膜罐,我们要干着现场想着市场,力争后期再拿下几个储罐,还可以再扩大一点施工范围。

      项目建设背景: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储气设施建设和完善储气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发改能源规(2018)637号)精神,北京市与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签订了《民生用气保障责任书》,明确了北京市政府与北京燃气集团应按照2022年全市天然气用量达200亿立方的总量形成储备能力,即北京市应急储备量为1.65亿立方米,北京燃气集团应急储备量为10亿立方米。

      北京燃气天津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总目标是打造“优质工程、效益工程、绿色工程、阳光工程”,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家先进水平,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并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实现项目一体化、系统化、程序化、标准化、模块化和信息化管理,项目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环渤海地区液化天然气储运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0)》的通知(发改能源(2018)1876号),本项目已列入国家总体规划。

 

 

 

 

 

 

 

 

 

 

 

 

 

 

 

 

 

 

 

 

 

 

 

 

 

 

 

 

 

 

 

 

 



网站地图